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 299.开设幼军营分院

299.开设幼军营分院(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古时候的人做生意,一般很少与人合股,大多是个人或者家族的生意。

因为在古时候做生意是一项技术非常高的事情,没有技术、资源、人脉,想要把生意做大是绝对不可能的。

再加上做生意灵活性比较大,还需要经常四处奔波,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沟通交流上就会存在很多的障碍。再好的合作伙伴,缺少了交流沟通和相互监督,必然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因为这个时候的有效监督手段太少,完全依靠个人的诚信,根本无法保证合伙人的利益。

所以越是大的生意越是很少与人合伙,在做大时多是选用家奴或者族人来进行管理。

当然给予权贵们干股那就另当别论,那不是正常的商业合作模式。

这样的经营方式虽然比较单纯,减少了商业纠纷,但是对商业的发展壮大也是一种制约,而且也不能有效的整合资源。那么建立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就成为一种需要,只是大家还找不到门路。

鲁若麟也希望推行现代公司制度,只是济州岛的商人们都是江南大族,自身实力雄厚,对于建立股份制公司没有迫切的需求,所以公司制度在济州岛并不怎么受欢迎。

至于那些小商人,原始的合伙制度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了,并不需要复杂的公司制度来吸引资金,他们也没有这个意识。

辽南这边就不一样了,北方商人的实力比江南那边的商人差多了,各方面的资源也不足,论单打独斗的能力,比江南的那些大户们差远了。但是依然没有联合起来的打算,因为传统的观念深深的制约着他们,与不信任的人合伙仍然是非常忌讳的事情。

直到这批被鲁若麟强行带到辽南的破家大族们的到来,让鲁若麟看到了推行公司制度的一个契机。

这些破家大族们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家产,自身实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单个人或者家族做生意的话,根本无法与那些大资本竞争。虽然单个家族的实力弱小,但是如果联合起来的话,还是有得一看的。

毕竟这个时候的大户们都有藏银的习惯,虽然家族被鞑子攻破,但是只要人还在,那些藏银就能够派上用场。积少成多之下,本钱还是不少的。

而且这些大户们虽然嘴上说着要把家搬到辽南来,但是老家肯定不会完全放弃,这样的话在大明本土的关系和资源并没有完全丢弃。各家联合在一起,也是一个不小的优势。

现在困扰他们的就是,联合起来如何保证自身的投入和收益不会受到侵害,股东这么多,又该如何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

这时,鲁若麟就拿出了股份制公司这剂良方,为他们排忧解难来了。

当然,受限于现在的条件,肯定不能完全照搬现代公司制度,但是大概的框架还是可以提供的。

鲁若麟当然不是只拿出了一本《股份制公司的建立与运营》,而是早就印了好多本,在场的众人每个人都发了一本,连那些不太可能参股的秀才们也没有放过。

虽然这些秀才们参股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这并不妨碍让他们多了解一些。新生事物嘛,就是要多推广,多一些人知道也是好的。

“各位可以拿回去好好的研读,再一起商议一下,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直接去商业司找人询问,那里会有人为你们解答。”鲁若麟的时间宝贵得很,不可能陪着他们耗在这里。

“我等一定好好研读,不辜负伯爷的一番心意。”大户们连忙起身送鲁若麟离开。

开完会的鲁若麟直接去视察移民安置工作,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因为鲁若麟来视察,负责移民工作的闻阳楚、张慕瑶,以及沈曲等官吏全程陪同,为鲁若麟介绍移民工作的情况。

第一站鲁若麟就来到了码头,这里是移民在辽南的起点。

每天都有大批的移民到达旅顺码头,这些移民几乎都是京畿附近失去家园百姓,被官府以三百斤粮食的价格“卖”给了金州军。

因为救助的比较及时,这些百姓很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一起送过来的,有老人、有小孩,还算比较完整。

这样以家庭为单位的移民是金州军最欢迎的,这样的移民能够更快的安定下来,也更加的稳定,发展起来也更快。所以,虽然明知道用三百斤粮食换老人和小孩有些吃亏,但是金州军依然坚定的执行着与朝廷达成的协议。

朝廷和那些大户们对于这些完全做不动活的老人,或者还在吃奶的娃娃也能够换来三百斤粮食,在嘲笑金州军大傻缺的时候,心底里还是非常佩服的。

原本金州军有足够的理由不接收这些老人和娃娃,或者将换取的粮食数量压一压。但是金州军没有这么做,依然坚持只要是喘气的都是这个标准,使得很多的老人和娃娃得以活命。

一些失去父母、亲人的娃娃原本面临着被抛弃的命运,现在也得到了被拯救的机会。而且因为他们吃的少、容易携带,反而更加吃香。

很多流落各地的孤儿们因此被特意的收集起来送到天津换取粮食,反正金州军不会过问这些孩子的来历,只要是人就来者不拒。

因为这个政策,不同的移民团体中甚至还引发过偷孩子的热潮,造成了很多的纠纷。最后为了自己的利益,各地官府对这些孩子那是严加看管,生怕自己的财源被别人抢走了。

好在金州军及时做了弥补,在接收到孩子之后,会召集丢失孩子的父母来认领。因为已经完成了粮食交易,这个时候除了亲生父母,很少有愿意冒充孩子父母来接走孩子的,也使得绝大多数孩子都回到了自己父母身边。

正是这一系列的做法,让金州军的名声和口碑再度上扬,达到了极高的地步,移民里因此而感激金州军的人不计其数。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女帝:你竟然想当我相父混在洪武当咸鱼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诸天大明联盟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我岳父是李世民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大明18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