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技师(逍遥初唐) > 第181章 老骗子

第181章 老骗子(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李牧打量着孙思邈的表情,看了半天,无奈苦笑,道:“老头,我真是听不出你说的话,哪句真,哪句假了。”

孙思邈笑了,道:“年轻人,看在你帮我印书的份上,我就跟你说一句实话。我行走江湖数十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自己也分不清了。唯有医术绝对真,其他的么……都跟你说了,姑且听之,信则有,不信则无。”

“好吧。”李牧叹了口气,道:“那你就跟我说说,我当故事听。”

孙思邈点点头,道:“这紫微斗数嘛,我是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跟一个异人学的。那时年纪小,好奇心重,就研究了一阵。其实我学得不甚精通,我的天赋,并不在这上面,勉强也就是一知半解吧。”

“但教我紫薇斗数的异人,跟我讲了很多以前的事情。你问妖星的事情,我就给你说一个。”

李牧点点头,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催道:“快说快说。”

“你可知道王莽?”

王莽?

听到这个名字,李牧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关于王莽的段子,满互联网都是,在奥运会那年,李牧就看过关于王莽的段子了。

都说他是历史人物中,最像穿越者的一个。因为王莽在汉末做的很多事情,非常之超前。比如说他收土地为国有,然后再按户平均分配,他还废除了奴隶制度,严谨买卖私奴。他还管控物价,严禁官僚商人哄抬粮价。创建‘国有企业’,盐、铁、酒专营。强迫百姓劳动,不劳动就没有饭吃,表彰劳动者。他还著书,《汉语典》《医典》《婚丧典》《文学典》等重要基础典籍,皆出自他手。

而一个最真实的例子就是,后世发掘出一个青铜卡尺。这个青铜卡尺的样子,跟后世游标卡尺如出一辙,就连刻度都是一样的。

据文章作者的进一步分析,王莽不但是一个穿越者,而且还是一个80后中二愤青穿越者。这点从他掌权后对待‘四夷’的政策可以窥见一二。

他胁迫羌人“献”出青海湖一带的土地设立西海郡,以便与国内已有的北海郡、南海郡、东海郡合起来凑全“四海”。为了使这块荒地像一个郡,必须强制移民,于是增加了五十条法令,以便增加成千上万的罪犯,满足移民的需要。他还将原本臣服于汉朝的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和西南夷等属国统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为“侯”。又收回并损毁“匈奴单于玺”,改授予“新匈奴单于玺”;甚至将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数次征高句丽,并将其改名“下句丽”等等,诸如此类,不胜凡举。

要知道,王莽篡汉,篡的是西汉,公元5年。他做的事情,在当时都是匪夷所思的,甚至没有必要的,而且是与时代绝对不符的。即便他的想法很好,但是实际操作进行不了。

因此,他建立的‘新朝’,不到十五年就覆灭了,由东汉替代。

李牧回想关于王莽的种种,点了点头。

孙思邈继续说道:“王莽此人有大才,扶摇直上做了太傅,大权独揽,被封为安汉公。汉书记载,当时朝中,事无巨细,皆由安汉公、四辅平决,后来他的野心膨胀,加上皇帝年幼,便强迫孺子婴禅位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新’。他当了皇帝之后,进行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改革。最后全部失败了,又逢蝗灾,赤地千里,民不了生,百姓易子而食。最终激起民愤,汉宗室奋起反抗,‘赤眉’、‘绿林’揭竿而起,攻入都城,新朝覆灭,在位仅十五年。”

“那位异人对我说,王莽,便是一个妖星,也是一个灾星。而你如今做的事,与他所做之事颇有相似之处。他改革,你也改革,他有大才,你也是一样,以此类比,你自己不觉得很像么?”

“我不觉得!”李牧当然不能承认,虽然他确实觉得,王莽很有可能也是一个穿越者,但他的下场可不是很好,而且是一个篡位的乱臣贼子,他若承认与王莽像,岂不是在宣城,有朝一日他李牧也要篡李唐的江山吗?

傻子才承认。

“我李牧一心为民,对陛下更是忠心耿耿,岂可与王莽之流作比?老头,你可不要害我,你得对得起我给你印书花的钱。”

孙思邈笑道:“都说了多少遍了,信则有,不信则无。紫微斗数我也不是很精通,算的不一定准。”

李牧心里暗道,这还不准啊,再准一点,老子的底细全漏了!还好,系统的事情,他没有察觉,否则真得不顾一切把这老头干掉了。

又闲聊了几句,天色渐暗。李知恩过来通知厨子已经准备好了宴席。李牧本以为,像孙思邈这样的神医,一定是非常注重养生的。前世他可是见过养生的人,譬如他供职游戏公司的经理,四十岁,年入三千万,有两个孩子是龙凤胎,老婆模特出身,小三儿也是模特出身,还认了一个网红女主播做“干女儿”,人生可谓是多姿多彩。他就非常怕死,吃喝拉撒,都是经过专业人士指点的。十二个月,每个月进补都不一样,朋友圈转发的文章,跟工作一点边都不沾,全都是养生大课堂,活得那叫一个精细。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混在洪武当咸鱼美国农业不发达,需要金坷垃我岳父是李世民干宋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大明1805诸天大明联盟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北宋大法官
返回顶部